廣西國有黃冕林場
地址:廣西鹿寨縣鹿寨鎮飛鹿大道21號
郵編:545600
聯系人:辦公室人員
電話:0772-6662666
傳真:0772-6662828
E-mail:gxhmlc@163.com
網址:http://www.550938.com/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關于印發廣西科學發展桉樹工作方案的通知
桂林生發〔2021〕41號
各市、縣林業主管部門,局各處室站,局直屬各單位,中國林科院熱林中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我區桉樹科學發展,增強桉樹的生態功能,提高桉樹的綜合效益,助力建設壯美廣西,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文件精神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的要求,我局組織編制了《廣西科學發展桉樹工作方案》,并已經2021年第26次局黨組(擴大)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1年11月25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廣西科學發展桉樹工作方案
桉樹引種到廣西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從國外引種最成功的樹種。桉樹適應性強、材質優良、用途廣泛、效益顯著,與廣西種植的其它樹種相比生長速度快、碳匯量大,經過數十年的馴化、選育、改良,已成為廣西目前發展速度最快、本土化最好的外來速生豐產用材林樹種。廣西桉樹以占全區14%的林地生產出全區80%的木材,以占全國0.6%的林地貢獻了全國40%的木材,支撐了3000億元的木材加工產業,每年固碳4000多萬噸,成為分布范圍廣、產業鏈條長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為快速綠化荒山、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經濟、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以及維護國家木材安全、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等作出了巨大貢獻。由于一些地方忽視桉樹的科學經營,出現種植布局不當、品系過于單一、連片純林過大、生物多樣性不夠豐富、不注意水土保持、施放化肥農藥過多、輪伐周期過短、病蟲害危害嚴重等問題,導致社會對桉樹產生誤解和擔憂,影響了桉樹的可持續發展。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解決桉樹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推進桉樹科學發展,增強桉樹的生態功能,提高桉樹的綜合效益,助力壯美林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文件精神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培育穩定、健康、優質、高效森林為目標,統籌兼顧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優化發展布局,轉變發展方式,依靠科技創新,強化生態措施,推動桉樹經營從短周期向長周期轉變、從純林向混交林轉變、從單一目標向多目標轉變、從“速豐林”向“永豐林”轉變,增強生態功能,大幅提高單產,增加碳匯量,為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打造廣西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作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適地適樹原則。根據不同林地立地條件選擇適宜的桉樹品種和品系造林,提高桉樹的生境適應性和生長穩定性,發揮林地的最大生產潛力。
永續經營原則。采取措施維持桉樹林地肥力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和改善林地生產條件,合理確定采伐周期,促進桉樹可持續經營,將“速豐林”變為“永豐林”。
效益兼顧原則。堅決按森林分類經營要求確定不同區域桉樹林分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礎上,統籌兼顧桉樹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充分發揮桉樹的多功能作用。
政策引導原則。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引導桉樹經營主體按照技術要求開展生產經營,發揮政府部門在桉樹發展中的引導和調控作用。
(三)目標任務。
從“十四五”開始,用10年左右時間,通過采取科學經營措施,力爭桉樹發展實現以下目標:
——發展布局合理、規模適度。按照適地適樹原則優化桉樹種植布局,努力實現種植區域溫度、海拔、降水量、土壤等自然條件與桉樹生物學特性相適應,桉樹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相適應,桉樹種植規模與木材加工業原料供應相適應。
——單產穩步提高、效益提升。通過合理設置種植密度、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延長采伐周期、復層林經營等科學經營措施,使全區桉樹單位面積年均蓄積生長量和木材產量穩步提高,增加中大徑材比例,桉樹林地經營效益顯著提升。
——實現功能多樣、協調穩定。通過營造桉樹與鄉土樹種混交林,提高桉樹林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減少對生境的負面影響,增強林分抗逆性,努力實現桉樹的生態功能、經濟功能、社會功能、碳匯功能等多種功能協調統一。
二、重點工作
(一)科學規劃。
根據各地生態環境狀況、林種樹種結構、林地資源稟賦、氣候土壤條件、木材供求市場等情況,堅持適地適樹、分類經營、分區施策,尊重經營者依法自主經營意愿,科學規劃桉樹種植區域和種植規模,充分發揮桉樹在改善生態、發展經濟、增加碳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新種植桉樹主要布局在商品林地,造林地類以采伐跡地、火燒跡地、低產低效林地為主。不鼓勵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地、水庫、湖泊、河流匯水第一面坡種植桉樹。嚴禁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砍伐其它森林營造桉樹。
(二)科學育苗。
加快建設廣西桉樹國家種質資源庫,改造升級現有桉樹良種基地。整合區內外科研力量,持續開展桉樹品種選育,加快桉樹倍性育種研究,桉樹二倍體、三倍體育苗技術成功后要及時推廣應用,大幅提高桉樹單產。要持續推進桉樹良種審(認)定,選育出更多適合不同區域栽培的生長速度快、抗逆性強、材質優良、產量高的桉樹優良品種和品系,豐富桉樹良種體系。繼續加強桉樹組織培養苗木培育,大力推廣輕基質、易降解容器苗造林,縮短緩苗期,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科學造林。
在規劃的桉樹種植區域內選擇海拔、土壤等立地因子適合的地塊營造桉樹。鼓勵采取局部整地方式,避免全墾整地,減少林地水土流失。推廣免煉山整地技術,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森林生態系統平衡。桉樹連片造林1000畝以上的,應配置兩個以上品種或無性系,降低病蟲為害風險。鼓勵營造多樹種混交林,提倡桉樹林地“戴帽圍帶穿裙”,在山頂、山腳、山溝保留原生植被或種植長周期鄉土珍貴樹種,形成多樹種、多層次鑲嵌式混交林,增強林分生態功能。根據不同立地條件、機械化作業和抵御臺風需要,確定合理造林密度和種植模式,如改沿等高線種植為順坡縱向種植。不斷提高桉樹整地、撫育等方面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四)科學施肥。
以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為載體,深入實施桉樹沃土工程。鼓勵開展測土配方、精準施肥,實現養分供應平衡,防止“掠奪式”經營。逐步減少化肥用量,加大有機肥料用量,改良林地土壤理化性質。探索肥料緩釋、控釋技術,減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引導采取桉樹與固氮樹種混交或輪種,增強林地自肥能力。推廣新造林地使用覆蓋可降解防草布,采取割灌除草措施,減少化學除草劑用量。推廣桉樹有害生物綜合防控和無公害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用量,防止環境污染。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禁止使用國家和自治區禁用、限用名錄農藥和濫用化肥,保護飲用水水源安全。
(五)科學利用。
根據立地條件、經營規模、經濟能力、市場需求等情況,實行長輪伐期、中輪伐期、短輪伐期相結合的桉樹林木采伐制度,合理確定各徑級材林面積比例,滿足市場對不同用途桉樹木材的需要。積極探索桉樹擇伐經營方式,擇伐后補植其它鄉土珍貴樹種,促進形成多樹種異齡復層混交林,實現全周期經營,短中長周期、大中小徑材兼顧,以短養長、以長輔短,將桉樹速豐林轉變為近自然經營的“永豐林”。不斷提高桉樹采伐的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出材率。因地制宜發展桉樹林下種植中草藥等林下經濟,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綜合效益。加強桉樹木材加工工藝創新,擴大桉樹木材用途,提高桉樹木材綜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帶動提高桉樹木材價格,以加工業反哺種植業。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科技創新,破解生產難題。
區內各林業教學、科研單位要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加強與區外科研機構合作,持續深入開展桉樹培育和木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力爭在培育生長快、抗性強、材質好的優良新品種,桉樹肥料精準配制,林地肥力維持和提升,有害生物綜合防控,整地、撫育、施肥、采伐機械研制,木材加工工藝創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桉樹生產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各地要加強輿論正面宣傳,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造林標準、技術規程等,使全社會正確認識和對待桉樹,引導造林主體依法依規科學經營桉樹,防止各種謠言、非議影響桉樹科學發展。要大力宣傳、推廣桉樹最新科技成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宣傳推廣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桉樹營林、木材加工等方面的好經驗、好模式,提高桉樹經營效益。
(三)強化技術指導,提高生產水平。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桉樹發展的指導、監督和管理,督促造林主體按照有關技術規程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對不執行技術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必要時采取政策手段予以調控。要組織開展各種技術培訓,提高桉樹產業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為桉樹科學發展提供組織和技術保障。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實地檢查指導,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
(四)建設樣板基地,組織現場觀摩。
各地、各區直林業事業單位要認真貫徹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文件精神,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大力營造桉樹混交林,促進桉樹科學發展。要在不同區域建立桉樹科學發展示范點,樹立展示碑牌,通過組織現場觀摩和各種宣傳手段,向廣大造林主體展示桉樹優良品種特性、種植配置方式、撫育管護措施、林地土壤水肥管理技術、有害生物綜合防控方法、林木采伐剩余物還林技術等關鍵內容,帶動科學發展桉樹。
(五)嚴格行政執法,推進依法生產。
各地要加大《森林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組織開展林業行政監督與執法,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和阻擾林業生產的違法行為,及時查處各種違法案件,堅決維護林區生產秩序和造林主體的合法權益,營造依法生產的良好社會氛圍,促進桉樹科學發展。
(六)加強組織領導,實行政策引導。
各地要切實把科學發展桉樹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打造萬億元林業產業的重要工作,加強領導,統籌安排,做到桉樹產業發展與相關產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推進。研究制定科學的財政資金補助、政策性銀行貸款和林木采伐審批等政策,探索優先支持桉樹混交林營造、長周期經營、中大徑材培育的補助政策和林木采伐政策,引導造林主體科學配置造林樹種、適當延長桉樹采伐周期。